1、独树一帜 [dú shù yī zhì]
释义:树:立;帜:旗帜。单独树起一面旗帜。比喻独特新奇,自成一家。
出处: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三:“元、白在唐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,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。”
2、妄下雌黄 [wàng xià cí huáng]
释义:乱改文字,乱发议论。
出处: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校定书籍,亦何容易?自扬雄刘向方称此职耳。观天下书未徧,不得妄下雌黄。”
3、追趋逐耆 [zhuī qū zhú shì]
释义:指追逐时尚。
出处: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:“今夫弦者,高张急徽,追趋逐耆,则坐者不期而附矣;试为之施《咸池》,揄《六茎》,发《萧韶》,咏《九成》,则莫有和也。”颜师古注:“追趋逐耆,随所趋向爱耆而追逐之也。趋,读趣,耆,读嗜。”
4、别具一格 [bié jù yī gé]
释义:别:另外。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。
出处:清·吕留良《与施愚山书》:“咏见赠诗,风力又别具一格。”
5、趋时奉势 [qū shí fèng shì]
释义:迎合时尚,依附权势。多用作贬义。同“趋时附势”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六卷:“若是他得了官时去看他,教人道我趋时奉势。”
6、与众不同 [yǔ zhòng bù tóng]
释义:跟大家不一样。
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这是今日令中第一个古人,必须出类拔萃,与众不同,才觉有趣。”
7、趋时附势 [qū shí fù shì]
释义:迎合时尚,依附权势。多用作贬义。
出处: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卷七十:“如此人趋时附势以得富贵而自为乐者也。”元·刘壎《隐居通议·经史二》:“盖趋时附势人情则然,古今所同也。何责于薄俗哉?”
8、述而不作 [shù ér bù zuò]
释义:述:阐述前人学说;作:创作。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,自己不创作。
9、见素抱朴 [xiàn sù bào pǔ]
释义: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之一。是说要推举圣人,实行法治,即用“无为之治”取代“有为之治”。对应于“绝圣弃智”。
出处:《老子》曰:“见素抱朴”。老子《道德经》新解:“见:现,呈现,推出。素:没有染色的生丝。这里比喻品质纯洁、高尚的圣人。朴:没有加工的原木。这里比喻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律。”。“见素抱朴、绝学无忧、少私寡欲”是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。
10、别出心裁 [bié chū xīn cái]
释义:别:另外;心裁:心中的设计、筹划。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。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。
出处:明·李贽《水浒全书发凡》:“今别出心裁,不依旧样,或特标于目外,或叠采于回中。”
11、别树一帜 [bié shù yī zhì]
释义:树:立;帜:旗帜。比喻另创一家或另创局面。
出处: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三:“元、白在唐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,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。”
12、自成一家 [zì chéng yī jiā]
释义:指在某一方面的学问或技术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,能自成体系。
出处:《北史·祖莹传》:“作文须自出机杼,成一家风骨。”
13、爱素好古 [ài sù hào gǔ]
释义:指爱好朴质,不趋时尚。
出处:《老子》:“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。”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曰: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,窃比于我老彭。”
14、风行一时 [fēng xíng yī shī]
释义:风行:象刮风一样流行。形容事物在一个时期内非常盛行。
出处: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三回:“不是弟妄下雌黄,只怕唐兄印行的《不息斋稿》,虽然风行一时,决不能望《五丁阁稿》的项背哩!”
15、邪门歪道 [xié mén wāi dào]
释义:指不正当的门路、手段或不正经的事情。
出处:《药师经》:“又信世间邪魔外道,妖孽之师,妄说祸福。”
16、信而好古 [xìn ér hào gǔ]
释义:信:相信;好:爱好。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。
17、曲学阿世 [qǔ xué ā shì]
释义:歪曲自己的学术,以投世俗之好。
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儒林列传》:“务正说以言,无曲学以阿世。”
18、独出心裁 [dú chū xī cái]
释义: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。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。
出处:明·李贽《水浒全书发凡》:“今别出心裁,不依旧样,或特标于目外,或叠采于回中。”
19、少私寡欲 [shǎo sī guǎ yù]
释义:寡:少;欲:欲望。指仆人的欲望很小。
出处:《庄子·山木》:“南越有邑焉,名为建德之国,其民愚而朴,少私而寡欲。”
20、出类拔萃 [chū lèi bá cuì]
释义:拔:超出;类:同类;萃:原为草丛生的样子,引伸为聚集。超出同类之上。多指人的品德才能。
出处: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出于其类,拔乎其萃,自生民以来,未有盛于孔子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