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进退狼狈 [jìn tuì láng bèi]
释义:进退两难;陷于困境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蜀志·马超传》:“阜叙起于卤城,超出攻之不能下;宽衢闭冀城门,超不得入。进退狼狈,乃奔汉中依张鲁。”
2、抱头鼠窜 [bào tóu shǔ cuàn]
释义:抱着头,象老鼠那样惊慌逃跑。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。
出处:《汉书·蒯通传》:“始常山王、成安君故相与为刎颈之交,及争张黡、陈释之事,常山王奉头鼠窜,以归汉王。”
3、临阵脱逃 [lín zhèn tuō táo]
释义:临到打仗时逃跑了。也比喻到了紧要关头退缩逃避。
出处:清·无名氏《官场维新记》第四回:“你们中国的兵勇,一到有起事来 ,不是半途溃散,便是临阵脱逃,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,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。”
4、紧要关头 [jǐn yào guān tóu]
释义:关头:关口。比喻有关事情成败的关键或时机
出处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1回:“十三妹同安龙媒、张金凤,并张老夫妻,柳林话别——是这书的开场紧要关头。”
5、狼狈为奸 [láng bèi wéi jiān]
释义: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。
出处:故世言事乖者称狼狈。 唐·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十六
6、落荒而逃 [luò huāng ér táo]
释义:形容吃了败仗慌张逃跑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马陵道》第三折:“你自慢慢的从大路上行,我便落慌而走。”
7、落荒而走 [luò huāng ér zǒu]
释义:指离开战场,向荒野逃命。形容战败逃命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马陵道》第三折:“你自慢慢的从大路上行,我便落慌而走。”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三十一回:“玄德见势危,落荒而走。”
8、丢盔弃甲 [diū kuī qì jiǎ]
释义:盔、甲:头盔和铠甲。跑得连盔甲都丢了。形容打败仗后逃跑的狼狈相。
出处: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填然鼓之,兵刃既接,弃甲曳兵而走,或百步而后止,或五十步而后止。”
9、席卷而逃 [xí juǎn ér táo]
释义:指偷了全部贵重衣物逃跑。
出处:清·吴趼人《恨海》第九回:“过了没有几个月,这金如玉就罄其所有,席卷而逃,便把他闹穷了。”
10、狼艰狈蹶 [láng jiān bèi juě]
释义:比喻处境困苦窘迫。
出处:清·龚自珍《西域置行省议》:“自乾隆末年以来,官吏士民,狼艰狈蹶,不士、不农、不工、不商之人,十将五六。”
11、狼狈周章 [láng bèi zhōu zhāng]
释义:指仓皇惊恐。
出处:茅盾《对于文坛的一种风气的看法》:“造成作家们此种忐忑不安、狼狈周章的心情,其直接的原因,不能不说是外来的束缚。”
12、大败而逃 [dà bài ér táo]
释义:指吃了败仗慌张逃跑
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99回:“斗了多时,李孝逸被余承志一枪刺在腿上,大败而逃。”
13、狼狈万状 [láng bèi wàn zhuàng]
释义:狼狈:窘迫的样子;万状:多种样子。形容极其困顿、窘迫。
出处:《新刊大宋宣和遗事》:“太上因暑热成病,狼狈万状。”
14、仓皇出逃 [cāng huáng chū táo]
释义:仓皇:匆忙,慌张。慌慌张张地外出逃跑。
出处:南唐·李煜《破阵子》:“最是仓皇离庙日,教坊犹奏别离歌。”
15、寒酸落魄 [hán suān luò pò]
释义:落魄:沮丧失意。形容不得志时穷困、狼狈颓丧的样子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九十七回:“(范睢)遂换去鲜服,妆作寒酸落魄之状,潜出府门,来到驿馆,徐步而行,谒见须贾。”
16、首尾狼狈 [shǒu wěi láng bèi]
释义:狼狈:困顿窘迫。形容处境困顿窘迫,进退两难
出处:《晋书·刘琨传》:“自守则稽聪之诛,进讨则勒袭其后,进退维谷,首尾狼狈。”
17、一败涂地 [yī bài tú dì]
释义: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。
出处: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天下方扰,诸侯并起,今置将不善,壹败涂地。”
18、焦头烂额 [jiāo tóu làn é]
释义:烧焦了头,灼伤了额。比喻非常狼狈窘迫。有时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,带有夸张的意思。
出处: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曲突徙薪亡恩泽,焦头烂额为上客耶?”
19、气急败坏 [qì jí bài huài]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六十七回:“水军头领棹船接济军马,陆续过渡,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。”
20、慌慌张张 [huāng huāng zhāng zhāng]
释义:形容举止慌张,不稳重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·陈御史巧勘金钗钿》:“身上穿得整整齐齐,脚儿走得慌慌张张,望着园门欲进不进的。”
21、狼狈不堪 [láng bèi bù kān]
释义:困顿、窘迫得不能忍受。形容非常窘迫的样子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蜀志·马超传》:“宽、衢闭冀城门,超不得入。进退狼狈,乃奔汉中依张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