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绳厥祖武 [shéng jué zǔ wǔ]
释义:绳:继续;武:足迹。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。比喻继承祖业。
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下武》:“昭兹来许,绳其祖武。”
2、绳其祖武 [shéng qí zǔ wǔ]
释义:绳:继续;武:足迹。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。比喻继承祖业。
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下武》:“昭兹来许,绳其祖武。”
3、脚踏实地 [jiǎo tà shí dì]
释义:比喻做事踏实,认真。
出处:宋·邵伯温《邵氏闻见前录》卷十八:“公尝问康节曰:‘某何如人?’曰:‘君实脚踏实地人也。’”
4、继踵接武 [jì zhǒng jiē wǔ]
释义:踵:脚后跟;武:足迹。脚后跟接脚后跟,足迹挨足迹。形容人数众多而拥挤不堪或接连不断
出处:明·归有光《送张子忠之任南昌序》:“士大夫登朝著与其居于乡者,继踵接武。”
5、浪迹天下 [làng jì tiān xià]
释义:浪迹:到处流浪。到处流浪,足迹遍天下。
出处:宋·李楙《野客丛书·李白事说者不一》:“为同列者所谤,诏令归山,遂浪迹天下。”
6、飘萍浪迹 [piāo péng làng jì]
释义:飘:飘浮;浪:流浪。飘浮不定的踪影,到处流浪的足迹。形容踪迹漂泊不定,就象流水和浮萍一样。
出处: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一:“小生飘蓬浪迹,幸蒙令尊一见如故,解衣推食,恩已过甚。”
7、浪迹天涯 [làng jì tiān yá]
释义:浪迹:到处流浪。到处流浪,足迹遍天下。
出处:宋·李楙《野客丛书·李白事说者不一》:“为同列者所谤,诏令归山,遂浪迹天下。”
8、接连不断 [jiē lián bù duàn]
释义:一个接着一个而不间断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七十三回:“陈设兵卫,自王宫起,直至光家之门,街衢皆满,接连不断。”
9、蛛丝马迹 [zhū sī mǎ jì]
释义: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,从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马的去向。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。
出处:清·王家贲《别雅序》:“大开通同转假之门,泛滥浩博,几凝天下无字不可通用,而实则蛛丝马迹,原原本本,具在古书。”
10、比肩叠迹 [bǐ jiān dié jì]
释义:肩膀相靠,足迹相叠。形容人多。
出处:唐·柳宗元《与友人论为文书》:“荣古虐今者,比肩叠迹。”
11、浮踪浪迹 [fú zōng làng jì]
释义:浮:飘浮;浪:流浪。飘浮不定的踪影,到处流浪的足迹。比喻四处飘泊,不安定的人或生活。
出处:元·王子一《误入桃园》第三折:“似恁般妄作胡为,敢欺侮咱浮踪浪迹。”
12、处静息迹 [chǔ jìng xī jì]
释义:息:停止;迹:足迹。静处不动就不会留下痕迹。引申为要想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
出处: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渔父》:“不知处阴以休影,处静以息迹,愚亦甚矣。”
13、骈肩累足 [pián jiān lěi zú]
释义:骈:两物并列;累:重迭;足:足迹。肩并肩,脚印合脚印。形容人多拥挤。
出处:宋·欧阳修《相州昼锦堂记》:“夹道之人,相与骈肩累迹,瞻望咨嗟。”
14、挨山塞海 [āi shān sè hǎi]
释义: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。
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七:“那日观看的人,何止挨山塞海。”
15、轻而易举 [qīng ér yì jǔ]
释义:形容事情容易做,不费力气。
出处:《诗·大雅·烝民》:“人亦有言,德輶如毛,民鲜克举之。”朱熹注:“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,然人莫能举也。”
16、高躅大年 [gāo zhú dà nián]
释义:躅:足迹,引申为行为,品行。品德高尚而年纪高迈
出处: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17章:“虽高躅大年,不复劳以朝请,而国有大故,当就咨询。”
17、踵武前贤 [zhǒng wǔ qián xián]
释义:踵:脚跟。武:足迹。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
出处:战国·楚·屈原《离骚》:“忽奔走以先后兮,及前王之踵武。”
18、踏破铁鞋 [tà pò tiě xié]
释义:比喻为找某种东西历尽困难,花费极大的力气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:“正是: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!”
19、比肩迭迹 [bǐ jiān dié jì]
释义:肩膀相靠,足迹相迭。形容人多。
出处:唐·柳宗元《与友人论为文书》:“荣古虐今者,比肩迭迹。”
20、踏破铁鞋无觅处 [tà pò tiě xié wú mì chù]
释义:觅:寻找。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,却在无意中得到了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15卷:“金满将大门闭了,两个促膝细谈。正是: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!”
21、比肩接迹 [bǐ jiān jiē jì]
释义:肩膀相靠,足迹相接。形容人多或接连不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