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 > 成语资讯

表示形容战场的成语

1、马革盛尸 [mǎ gé shèng shī]
释义: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。指英勇牺牲在战场。同“马革裹尸”。
出处:金·何宏中《述怀》诗:“马革盛尸每恨迟,西山饿踣更何辞。”
2、身先....

1、马革盛尸 [mǎ gé shèng shī]

释义: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。指英勇牺牲在战场。同“马革裹尸”。

出处:金·何宏中《述怀》诗:“马革盛尸每恨迟,西山饿踣更何辞。”

2、身先士卒 [shēn xiān shì zú]

释义: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,冲在士兵前面。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,走在群众前面。

出处:《史记·淮南衡山列传》:“当敌勇敢,常为士卒先。”《资治通鉴·隋纪炀帝大业九年》:“玄感每战,身先士卒,所向摧陷。”

3、直捣黄龙 [zhí dǎo huáng lóng]

释义:黄龙:即黄龙府,辖地在今吉林一带,为金人的腹了。一直打到黄龙府。指捣毁敌人的巢穴。

出处:《宋史·岳飞传》:“金将军韩常欲以五万众内附。飞大喜,语其下曰:‘直抵黄龙府,与诸君痛饮尔!’”

4、百战百胜 [bǎi zhàn bǎi shèng]

释义:每战必胜。形容所向无敌

出处:《孙子·谋攻》:“百战百胜,非善之善者也。”

5、举世无敌 [jǔ shì wú dí]

释义:世界上没有能胜得过的。

出处:毛泽东《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》:“他们认为是‘异常强大’的,‘举世无敌’的。”

6、溃不成军 [kuì bù chéng jūn]

释义:被打得七零八落,不成队伍。形容惨败。

出处: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八章:“等待着敌人的锐气开始衰落时,抓住要害猛力击,就可以把敌人杀得溃不成军。”

7、一败如水 [yī bài rú shuǐ]

释义:形容军队打了大败仗,象水泼到地上那样不可收拾

出处:毛泽东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:“当第一时期,富农耳里听得的是所谓江西一败如水,蒋介石打伤了脚,坐飞机回广东去了。”

8、不顾一切 [bù gù yī qiè]

释义:什么都不顾。

出处:叶圣陶《孤独》:“既然见到一点儿光,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。”

9、坐筹帷幄 [zùo chóu wéi wò]

释义:坐在军帐里出谋划策

出处:《宋史·赵范传》:“如用刘琸,须令亲履行阵,指纵四人,不可止坐筹帷幄。”

10、四面楚歌 [sì miàn chǔ gē]

释义: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。

出处: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军壁垓下,兵少食尽,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。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,项王乃大惊,曰:‘汉皆已得楚乎?是何楚人之多也。’”

11、千军万马 [qiān jūn wàn mǎ]

释义: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。

出处:《南史·陈庆之传》:“名军大将莫自牢,千兵万马避白袍。”

12、残兵败将 [cán bīng bài jiàng]

释义:战败了的部队。

出处:明·邵璨《香囊记·败兀》:“我如今连被岳家军杀败,收聚些残兵败将,济不得事,目下就要拔营回去如何?”

13、大张旗鼓 [dà zhāng qí gǔ]

释义:张:陈设,展示;旗鼓:旗帜和战鼓。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。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很大。

出处:清 张春帆《宦海》:“李参戎带着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,便大张旗鼓,排齐队伍,浩浩荡荡地向前进发。”

14、真枪实弹 [zhēn qiāng shí dàn]

释义:战场上使用的武器弹药。多比喻实战。

出处:柯灵《〈阿英散文选〉序》:“尽管有真枪实弹与纸上硝烟的不同,却同样要以活鲜鲜的生命相搏击的。”

15、剑拔弩张 [jiàn bá nǔ zhāng]

释义:剑拔出来了,弓张开了。形容气势逼人,或形势紧张,一触即发

出处:南朝梁·袁昂《古今书评》:“韦诞书法如龙威虎振,剑拔驽张。”

16、决胜千里 [jué shèng qiān lǐ]

释义: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。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

出处: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运筹帷帐中,决胜千里外,子房功也。”

17、一往无前 [yī wǎng wú qián]

释义:一直往前,无所阻挡。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。

出处:明 孙传庭《官兵苦战斩获疏》:“曹变蛟遵臣指画,与北兵转战冲突,臣之步兵莫不一往无前。”

18、兵荒马乱 [bīng huāng mǎ luàn]

释义:荒、乱:指社会秩序不安定。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。
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梧桐叶》第四折:“那兵荒马乱,定然遭驱被掳。”

19、围魏救赵 [wéi wèi jiù zhào]

释义: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,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。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。

出处: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

20、一败涂地 [yī bài tú dì]

释义: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。

出处: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天下方扰,诸侯并起,今置将不善,壹败涂地。”

21、大获全胜 [dà huò quán shèng]

释义:获:擒获俘虏,夺取敌方辎重;全:完全。形容获得完全的胜利。
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·葛令公生遣弄珠儿》:“唐兵被梁家杀得七零八落,走得快的,逃了性命,略迟慢些,就成沙场之鬼……梁家大获全胜。”

22、血染沙场 [xuè rǎn shā chǎng]

释义:沙场:战场。鲜血染红了战场。指在战场上牺牲。

出处:明·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卷二:“设将军等今日不来,吾辈血染沙场早矣。”

23、短兵相接 [duǎn bīng xiāng jiē]

释义:短兵:刀剑等短兵器;接:交战。指近距离搏斗。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。

出处:战国·楚·屈原《九歌·国殇》:“车错毂兮短兵接。”

24、一鼓作气 [yī gǔ zuò qì]

释义:一鼓:第一次击鼓;作:振作;气:勇气。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。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,一口气把工作做完。

出处: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:“夫战,勇气也。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”

25、克敌制胜 [kè dí zhì shèng]

释义:制服敌人,取得胜利。

出处:《孙子·虚实》:“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,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。”

26、孤军作战 [gū jūn zuò zhàn]

释义:孤立无援的军队单独奋战。比喻单独办事,没有人支援。

出处:《隋书·虞庆则传》:“由是长儒孤军奋战,死者十八九。”

27、枪林弹雨 [qiāng lín dàn yǔ]

释义:枪杆象树林,子弹象下雨。形容战斗激烈。

出处:清 孙雨林《皖江血》:“此时人心一半改,结局真难测。且画策,枪林弹雨木坏山颓,江城付劫灰。”

28、四面受敌 [sì miàn shòu dí]

释义:各个方面受到敌对势力的威胁或攻击。

出处: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国蓄》:“四面受敌,谓之衢处之国。”

29、攻城掠地 [gōng chéng lüě dì]

释义:掠夺土地。同“攻城略地”。

出处: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54回:“李密诸将士,当时攻城掠地,倚着金帛来得易,也用得易。”

30、兵强马壮 [bīng qiáng mǎ zhuàng]

释义:形容军队实力强,富有战斗力。

出处:《新五代史·安重荣传》:“尝谓人曰:‘天子宁有种耶?兵强马壮者为之尔。’”

31、尸横遍野 [shī héng biàn yě]

释义:尸体到处横着。形容死者极多。
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回:“坚驱大军,杀得尸横遍野。”

32、无往不胜 [wú wǎng bù shèng]

释义:无论到哪儿都胜利。指到各处都行得通,办得好。

出处:京剧《红色娘子军》第二场:“连长,我们军民一心,就无往不胜!”

33、兵临城下 [bīng lín chéng xià]

释义: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。比喻情势十分危急。
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 范书》第一折:“有一日兵临城下,将至濠边,四下里安环,八下里拽炮,人平了你宅舍,马践了你庭堂。”

34、汗马功劳 [hàn mǎ gōng láo]

释义:汗马: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,比喻征战劳苦。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。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。

出处: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弃私家之事,而必汗马之劳。”

35、裹尸马革 [guǒ shī mǎ gé]

释义:革:皮革。用马皮包裹尸体。形容将士战死沙场的英勇无畏的气慨。

出处:宋·陆游《陇头水》:“男儿坠地志四方,裹尸马革固其常。”

36、以弱胜强 [yǐ ruò shèng qiáng]

释义:凭弱小的力量战胜力量强大的。

出处:邓小平《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》:“抗日战争打了八年,抗美援朝打了三年,我们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传统。”

37、草木皆兵 [cǎo mù jiē bīng]

释义: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。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

出处:《晋书·苻坚载记》:“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,见部阵齐整,将士精锐;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,顾谓融曰:‘此亦劲敌也,何谓少乎?’怃然有惧色。”

38、孤立无援 [gū lì wú yuán]

释义:只有一个人或一方面的力量,得不到外力援助。
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五回:“庄公既碍姜氏之面,又度公孙滑孤立无援,不能有为。”

39、惨不忍睹 [cǎn bù rěn dǔ]

释义:睹:看。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。

出处:唐·李华《吊古战场文》:“伤心惨目,有如是耶!”

40、无敌天下 [wú dí tiān xià]

释义:天下都没有对手。

出处:先秦·孟轲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则无敌于天下。”

41、两败俱伤 [liǎng bài jù shāng]

释义:斗争双方都受到损伤,谁也没得到好处。

出处: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“有顷,两虎果斗,大者伤,小者死,庄子从伤者而刺之,一举果有双虎之功。”

42、硝云弹雨 [xiāo yún dàn yǔ]

释义:硝烟如云,子弹像雨。形容激烈的战斗。

出处:梁启超《论自治》:“然则岂待与西人相遇于硝云弹雨之中,而后知其胜败之数也?”

43、炮火连天 [pào huǒ lián tiān]

释义:形容炮火非常猛烈。

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六回:“这不过演放两三响已经这样了,何况炮火连天,亲临大敌呢,自然也要逃走了。”

44、金鼓连天 [jīn gǔ lián tiān]

释义:金鼓:古时作战,用金钲和战鼓指挥士兵,击鼓表示前进,鸣金表示后退;连天:响彻云霄。形容军威盛大或战斗激烈。

出处: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·焚券》:“金鼓连天,喊声震地,不是赤眉啸聚,定为碧眼横行,待我出门一看,便知端的。”

45、驰骋疆场 [chí chěng jiāng chǎng]

释义:驰骋:奔驰。疆场:战场。骑着马奔驰在战场上,形容英勇作战,无可阻挡。

出处:

46、攻无不克 [gōng wú bù kè]

释义:克:攻下。没有攻占不下来的。形容力量无比强大。

出处: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是知秦战未尝不胜,攻未尝不取,所当未尝不破也。”

47、旗鼓相当 [qí gǔ xiāng dāng]

释义: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

出处: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“如令子阳到汉中、三辅,愿因将军兵马,鼓旗相当。”

48、赤膊上阵 [chì bó shàng zhèn]

释义:光着膀子上阵。比喻亲身上场,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。
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九回:“许褚性起,飞回阵中,卸下盔甲,浑身筋突,赤体提刀,翻身上马,来与马超决战。”

49、势如破竹 [shì rú pò zhú]

释义:势:气势,威力。形势就象劈竹子,头上几节破开以后,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。比喻节节胜利,毫无阻碍。

出处:《晋书·杜预传》:“今兵威已振,譬如破竹,数节之后,皆迎刃而解。”

50、兵不血刃 [bīng bù xuè rèn]

释义:兵:武器;刃:刀剑等的锋利部分。兵器上没有沾上血。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。

出处:《荀子·议兵》:“故近者亲其善,远方慕其德,兵不血刃,远迩来服。”

51、战无不胜 [zhàn wú bù shèng]

释义:形容强大无比,可以战胜一切。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。

出处:《战国策·齐策二》:“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,身且死,爵且后归,犹为蛇足也。”

52、纵横驰骋 [zòng héng chí chěng]

释义:纵:南北方向;横:东西方向;驰骋:纵马疾驰。不受阻挡地往来奔驰。形容英勇战斗,所向无敌。也比喻写作上才思奔放,意到笔随。

出处:宋 谢尧仁《张于湖先生集序》:“以至唐末诸诗人,雕肝琢肺,求工于一言一字间,在于人力固可以无恨,而概之前数公纵横驰骋之才,则又有间矣。”

53、枕戈待旦 [zhěn gē dài dàn]

释义:戈:古代的一种兵器;旦:早晨。意思是立志杀敌,枕着武器睡觉等天亮。形容时刻准备作战,

出处:《晋书·刘琨传》:“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。”

54、料敌制胜 [liào dí zhì shèng]

释义:准确地判断敌情,并蠃得胜利。

出处:汉·扬雄《赵充国颂》:“料敌制胜,威谋靡亢,遂克古戎,还师于京。”

55、响彻云霄 [xiǎng chè yún xiāo]

释义:彻:贯通;云霄:高空。形容声音响亮,好象可以穿过云层,直达高空。

出处:清 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86回:“这一笛儿,真吹得响彻云霄,鸾翔凤舞,楼下千千万万的人,都定睛侧耳,寂然无声。”

56、旗开得胜 [qí kāi dé shèng]

释义: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,就取得了胜利。比喻事情刚一开始,就取得好成绩。
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射柳捶丸》第四折:“托赖主人洪福,旗开得胜马到成功。”

57、擂鼓鸣金 [léi gǔ míng jīn]

释义:金:指锣。指战场上击鼓打锣,以壮声势。
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午时牌》第二折:“我今日传了将令,则要您记的叮咛:也不许摇旗呐喊,也不许擂鼓鸣金。”

58、势均力敌 [shì jūn lì dí]

释义:均:平;敌:相当。双方力量相等,不分高低。

出处:《南史·刘穆之传》:“力敌势均,终相吞咀。”

59、用兵如神 [yòng bīng rú shén]

释义:调兵遣将如同神人。形容善于指挥作战。
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五十九回:“为头一个先生,姓樊,名瑞,绰号混世魔王,能呼风唤雨用兵如神。”

60、浩浩荡荡 [hào hào dàng dàng]

释义: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。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,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

出处:《尚书·尧典》:“汤汤洪水方割,荡荡怀山襄陵,浩浩滔天。”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浩浩荡荡,横夫际涯。”
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沙漠淘金评测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mz8.net/chengyuzixun/94711/

  • 相关文章
  • 最新文章
  • 随机文章
  • 当前分类最新文章
  • 当前分类随机文章
  • 随机标签
  • 随机文章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