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吴牛喘月 [wú niú chuǎn yuè]
释义:吴牛: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。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,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。比喻因疑心而害怕。
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臣犹见牛,见月而喘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四引《风俗通》:“吴牛望见月则喘,彼之苦于日,见月怖喘矣。”
2、日升月恒 [rì shēng yuè gèng]
释义:恒:音“更”,月上弦。如同太阳刚刚升起,月亮初上弦一般。比喻事物正当兴旺的时候。旧时常用作祝颂语。
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天保》:“如月之恒,如日之升。”
3、日出三竿 [rì chū sān gān]
释义: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。形容太阳升得很高,时间不早了。也形容人起床太晚。
出处:《南齐书·天文志上》:“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,日出高三竿,朱色赤黄,日晕,虹抱珥直背。”
4、风和日丽 [fēng hé rì lì]
释义:和风习习,阳光灿烂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。
出处:清·吴趼人《痛史》:“是日风和日丽,众多官员,都来祭奠。”
5、如日方中 [rú rì fāng zhōng]
释义:好象太阳正在天顶。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。
出处:《诗经·邶风·简兮》:“日之方中,在前上处。”
6、日月重光 [rì yuè chóng guāng]
释义:重光:重放光芒。太阳月亮重放光芒。比喻经过一番动乱后出现新的清明局面。
出处:《尚书·顾命》:“昔君文王、武王宣重光。”三国魏·缪袭《魏鼓吹曲》:“日月为重光。”
7、旭日东升 [xù rì dōng shēng]
释义:旭日:初升的太阳。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。形容朝气蓬勃的气象。
出处:《诗经 邶风 匏有苦叶》:“緇緇鸣雁,旭日始旦。”
8、日高三丈 [rì gāo sān zhàng]
释义:犹日上三竿。形容太阳升得很高,时间不早了。也形容人起床太晚。
出处:明·汤显祖《南柯记·录摄》:“日高三丈,还不见六房站班,可恶可恶!”
9、日上三竿 [rì shàng sān gān]
释义: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。形容太阳升得很高,时间不早了。也形容人起床太晚。
出处:《南齐书·天文志上》:“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,日出高三竿,朱色赤黄。”唐·韩愈《岁华纪丽》卷一:“日上三竿。古诗云:日上三竿风露消。”
10、日月如梭 [rì yuè rú suō]
释义:梭: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。太阳和月亮象穿梭一样地来去。形容时间过得很快。
出处:宋·高登《东溪集·朱黄双砚》:“日月如梭,文籍如海,探讨不及,朱黄敢怠。”
11、赫赫炎炎 [hè hè yán yán]
释义:形容势焰炽盛。
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云汉》:“旱既大甚,则不可沮,赫赫炎炎,云我无所。”《汉书·叙传下》:“胜、广熛起,梁、籍扇烈,赫赫炎炎,遂焚咸阳。”
12、如日中天 [rú rì zhōng tiān]
释义:好象太阳正在天顶。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。
出处:《诗经·邶风·简兮》:“日之方中,在前上处。”
13、日薄西山 [rì bó xī shān]
释义:薄:迫近。太阳快落山了。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,临近死亡。
出处:晋·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但以刘日薄西山,气息奄奄,人命危浅,朝不虑夕。”
14、热气腾腾 [rè qì téng téng]
释义:热气蒸腾的样子。形容气氛热烈或情绪高涨。
出处:清·李宝嘉《中国现在记》第十一回:“只见小和用一个小托盘托了几碗盖碗茶,热气腾腾的端过来。”
15、日中则昃 [rì zhōng zé zè]
释义:昃:太阳偏西。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。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,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。
出处:《易·丰》:“日中则昃,月盈则食,天地盈虚,与时消息,而况乎人乎!”
16、皎阳似火 [jiǎo yáng shì huǒ]
释义:皎:白而亮。太阳像火一样燃烧。多形容夏日的炎热。
出处:
17、火伞高张 [huǒ sǎn gāo zhāng]
释义:火伞:比喻夏天太阳酪烈;张:展开。形容夏天烈日当空,十分炎热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游青龙寺赠崔太补阙》诗:“光华闪壁见神鬼,赫赫炎官张火伞。”
18、焦金流石 [jiāo jīn liú shí]
释义:将金属、石头烧焦、熔化。形容天气极度干旱、炎热。
出处:南朝·刘孝标《辩命论》:“放勋之世,浩浩襄陵;天乙之时,焦金流石。”
19、五黄六月 [wǔ huáng liù yuè]
释义:指阴历五、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。
出处: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27回:“只为五黄六月,无人使唤,父母又年老,所以亲身来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