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暴风骤雨 [bào fēng zhòu yǔ]
释义:暴、骤:急速,突然。又猛又急的大风雨。比喻声势浩大,发展急速而猛烈。
出处:《老子》第二十三章:“故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”
2、风雨如晦 [fēng yǔ rú huì]
释义:指白天刮风下雨,天色暗得象黑夜一样。形容政治黑暗,社会不安。
出处:《诗经·郑风·风雨》:“风雨如晦,鸡鸣不已。”
3、荒无人烟 [huāng wú rén yān]
释义:人烟:指住户、居民,因有炊烟的地方就有人居住。形容地方偏僻荒凉,见不到人家。
出处:穆欣《南线巡回 解放西昌之战》:“部队指战员忍饥受寒,翻越高达四千二百米荒无人烟的大山。”
4、凄风苦雨 [qī fēng kǔ yǔ]
释义:凄风:寒冷的风;苦雨:久下成灾的雨。形容天气恶劣。后用来比喻境遇悲惨凄凉。
出处: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春无凄风,秋无苦雨。”
5、滴水成冰 [dī shuǐ chéng bīng]
释义:水滴下去就结成冰。形容天气十分寒冷。
出处:宋·钱易《南部新书》:“严冬冱寒,滴水成冰。”
6、大雪纷飞 [dà xuě fēn fēi]
释义:纷:多而杂乱。雪片大量飘落的样子。形容雪下得大
出处:鲁迅《“大雪纷飞”》:“在江浙,倘要说出‘大雪纷飞’的意思来……大抵用‘凶’,‘猛’或‘厉害’,来形容这下雪的样子。”
7、乌烟瘴气 [wū yān zhàng qì]
释义:乌烟:黑烟;瘴气:热带山林中的一种湿热空气,旧时认为是瘴疠的病原。比喻环境嘈杂、秩序混乱或社会黑暗。
出处:毛泽东《团结一切抗日力量,反对反共顽固派》:“这样,汪精卫派和国民党的反共顽固派两家里应外合,把时局闹得乌烟瘴气了。”
8、寸草不生 [cùn cǎo bù shēng]
释义:寸草:一点儿草。形容土地贫瘠,连一点儿草都不长。亦形容灾情严重。
出处:元·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四折:“那山阳县有用毒药谋死公公犯妇窦娥,他问斩之时,曾发愿道:‘若是果有冤枉,着你楚州三年不雨,寸草不生。’可有这件事来?”
9、荒山野岭 [huāng shān yě lǐng]
释义:指荒凉无人烟的山野
出处:清·贪梦道人《彭公案》第80回:“往前一看,都是荒山野岭,不见有人行路,连一株树木也没有。”
10、不毛之地 [bù máo zhī dì]
释义: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。形容荒凉、贫瘠。
出处: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锡(赐)之不毛之地.”
11、四面楚歌 [sì miàn chǔ gē]
出处: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军壁垓下,兵少食尽,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。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,项王乃大惊,曰:‘汉皆已得楚乎?是何楚人之多也。’”
12、冰天雪地 [bīng tiān xuě dì]
释义:形容冰雪漫天盖地。
出处:清·蒋士铨《鸡毛房》:“冰天雪地风如虎,裸而泣者无栖所。”
13、风雨交加 [fēng yǔ jiāo jiā]
释义:又是刮风,又是下雨。比喻几种灾难同时袭来。
出处:清 梁章钜《浪迹续谈 除夕元旦两诗》:“冬至前后,则连日阴噎,风雨交加,逾月不止。”
14、穷乡僻壤 [qióng xiāng pì rǎng]
释义:壤:地。荒远偏僻的地方。
出处:明·李时勉《北京赋》:“穷陬僻壤,无一物之不遂。”
15、渺无人烟 [miǎo wú rén yān]
释义:一片渺茫,没有人家。
出处:《花月痕》第四七回:“不上一月,将淮北千里,扫荡个渺无人烟。”
16、天寒地冻 [tiān hán dì dòng]
释义:形容天气极为寒冷。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六十五回:“目今天寒地冻,军马难以久住,权且回山。”
17、环堵萧然 [huán dǔ xiāo rán]
释义:环堵:玶着四堵墙;萧然:萧条的样子。形容室中空无所有,极为贫困。
出处:晋·陶潜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环堵萧然,不蔽风日。”
18、穷山恶水 [qióng shān è shuǐ]
释义:穷山:荒山;恶水:经常引起灾害的河流湖泊等。形容自然条件非常差。
出处:清 王濬卿《冷眼观》:“且山虽明而寸草不生,是为穷山;水虽秀而只鳞莫睹,是为恶水。”
19、昏天黑地 [hūn tiān hēi dì]
释义:形容天色昏暗。也比喻社会黑暗混乱。
出处: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八回:“真乃是慌不择路,赶了几日旱路,又搭船走,昏天黑地,一直走到浙江乌镇地方。”
20、饥寒交迫 [jī hán jiāo pò]
释义:交:一起,同时。衣食无着,又饿又冷。形容生活极端贫困。
出处:晋·陶潜《劝农》:“宴安自逸,岁暮奚冀?担石不储,饥寒交至。”宋·王谠《唐语林》卷一:“上谓曰:‘汝何为作贼?’对曰:‘饥寒交迫,所以为盗。’”